近期加密钱包安全事件频发,MetaMask、imToken均现状况

图片

近期,4月18日,MetaMask钱包的开发团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消息,称有5000枚以太坊(ETH)被盗,这一消息在加密货币社区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大家对MetaMask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,尤其是感到非常担忧。这事也让我们意识到,保护区块链资产的安全是多么关键!下面,我就来详细阐述一下如何保护好我们的“数字财富”。

图片

加密热潮下的安全痛点

图片

DeFi和NFT的发展势头正盛,链上交易频繁。与以往不同,投资者不再只是简单地在CEX购买币种并存放。如今,许多人选择将币种存放在个人钱包中,这给了黑客可乘之机。时不时就有投资者因授权错误、下载假冒APP、私钥泄露等原因,导致资产被盗,一夜之间回到了从前。因此,保护资产安全显得尤为迫切。

钱包核心:私钥的魔法

图片

先来聊聊电子签名和签名验证的过程。举例来说,当你转账100个以太坊给他人时,这笔交易信息必须通过你的私钥进行签名,然后才能上传至区块链。接收方只需用公钥进行验证,一旦确认是出自你的私钥签名,这笔交易就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上。拥有私钥的人就能掌控钱包。实际上,你的币并非存储在钱包APP中,而是位于区块链网络中,与你的私钥相对应的地址。拥有私钥,即可访问这条链下所有钱包,但钱包仅作为资金展示界面,私钥并不存储其中。一旦私钥丢失,资产将难以找回,几乎等同于损失。与QQ、微信不同,后者即使密码丢失,也有恢复途径,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资产完全归属个人,却也增加了私钥丢失的风险。

图片

区分冷热钱包

图片

根据私钥是否与网络连接,钱包可以分为两类:热钱包和冷钱包。热钱包操作简便,不过安全性相对较低,适合进行小额且频繁的交易,比如在交易所进行日常操作时,使用起来十分便捷。而冷钱包则安全性更高,适合存放大额资产,但它的创建过程较为繁琐,转账操作也较为麻烦。一旦硬件出现故障或私钥遗失,数字资产将面临丢失的风险,因此在使用冷钱包时,必须特别小心地保护存储设备。

常见失窃情形

观察MetaMask此次被盗事件,我们可以发现用户资产失窃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形:首先,私钥或助记词泄露,这可能是由于不小心将信息告知他人,亦或是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输入了相关信息。其次,私钥遗失,比如遗忘私钥存放的位置或设备出现损坏。再者,用户可能因点击了病毒链接而遭受损失,这往往是因为受到了不明信息的诱导,一旦点击便可能中了圈套。第四点,随意授权给不明应用,轻率地将钱包权限赋予他人,相当于把自家的“金库”钥匙拱手相让。第五点,应用存在漏洞,软件本身的缺陷使得资产安全受到威胁。此外,下载假冒应用程序,其中可能含有病毒,能够窃取你的私钥和个人信息。

私钥保护策略

图片

确保私钥安全至关重要。切勿随意在网上输入私钥或助记词,尤其是在公共WiFi等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。存储私钥信息时,应选择可靠的方法,例如将它们记录在纸质笔记本上,并存放在安全的地方。避免将私钥拍照或截图保存在手机中。同时,设置多重密码保护措施也是不错的选择,比如设置登录密码、支付密码等,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性。定期对钱包软件进行更新至关重要,因为开发者会修补存在的漏洞,增强其安全性;及时进行更新,可以使钱包更加安全可靠。

未来安全趋势

区块链技术的进步使得链上交流日益频繁,掌握钱包操作成为必备的基本技能。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安全防护措施,但它们并非万无一失,新的安全风险持续涌现。黑客攻击手段也在不断进化,未来可能出现更为隐秘的攻击手段。因此,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,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挑战。同时,监管力度也将加大,行业自律性也将得到提升。然而,我们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才是确保安全的核心。

图片

在使用加密货币的钱包时,你是否曾遭遇过令人心惊胆战的经历?若觉得本文对你有所帮助,请记得点赞并转发!

图片

作者头像
imtoken钱包创始人

imtoken官网

上一篇:元宇宙技术背景下商标法律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考
下一篇: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:传输方式不同,难分取代与否及相似之处